Tech Talk|AR如何突破“视”界
近日,蔚来与Discovery联合打造的首部沉浸式自然纪录片《森之语》,在NIO PanoCinema独家首映。用户可以通过NIO Air AR Glasses进入一片移动森林。作为蔚来旗下首款原生车载AR眼镜,它让用户在乘车出行时能获得更沉浸的视听体验。
AR技术因何诞生?如何在方寸镜片中获得大屏体验?全新发布的这款车载AR有何黑科技?
本期Tech Talk,我们邀请到了蔚来产品体验负责人Ted,Nreal的创始人徐驰,在对话中与我们分享AR技术的前世今生,以及如何在座舱内开启一场沉浸式视听盛宴。
AR技术因何诞生
AR技术(Augmented Reality,增强现实)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融合的技术,如同在观众与现实间设置一块透明的屏幕,拥有展示、交互功能。
某型客机平视系统画面
这项技术源自航空领域——1960年,为帮助战机飞行员更好地锁定目标,美国A-5舰载攻击机率先搭载HUD系统(Head Up Display,平视显示系统),使飞行员目视前方就能同时看到舱外目标及对应参数。如今,这块显示屏多被集成在头盔的显示器中。
Sutherland是兼具AR与VR功能的显示系统
1968年,计算机图形学之父——伊凡·苏泽兰(Ivan Sutherland)率团队开发出一套光学透视头戴式显示系统——“Sutherland”,能通过透明的镜片看到与现实叠加的立方体图像,它被视作增强现实技术的先驱。
1992年,波音公司的研究员在论文中首次用Augmented Reality描述“将计算机呈现的元素覆盖在真实世界上”,增强现实概念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。
Google Project Glass
Microsoft HoloLens
Pokemon Go
而真正让AR为全球用户所熟知的,是三款风靡全球的产品:谷歌眼镜——Google Project Glass(2012),微软混合现实设备——Microsoft HoloLens(2015),Niantic与任天堂联合推出的AR游戏Pokemon Go(2016)。
怎样在眼前“无中生有”
如今,主流的头戴式AR设备已经能借助比近视眼镜还小的镜片,呈现等效几米外数百英寸的巨幕体验。AR成像的核心光学原理,竟是源自大脑的“误判”——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。
每当有光线进入眼睛(即使光线进入眼睛前发生了多次折射或反射),大脑便会顺着进入眼睛光线的反向方向,推算光源位置并形成影像。因此,我们在照镜子时,会觉得镜子里有一个“自己”。在“水中捞月”的故事里,猴子们也被水面反射的月光所欺骗,认为水中真有月亮。
AR眼镜的成像原理与之类似:光源发出的影像经凸透镜放大,再经过分光镜反射,最后经由曲面镜反射进入眼睛。大脑沿进入眼睛光线的反向直线方向形成图像,实现了远比初始影像更大的视觉体验。同时,眼睛仍可通过半透光的分光镜与曲面镜观察外部环境。
目前头戴式AR设备采用的成像方案包括棱镜、离轴反射/曲面反射、Birdbath、衍射光波导等,它们在清晰度、视野、体积、成本、成熟度方面各有优势。其中,Birdbath均衡性相对更高,是行业领先的技术方案,而包括衍射波导在内的光波导技术,在突破良品率、成本等瓶颈后,有望成为新贵。
解决了成像问题,AR体验还需三大技术加持:三维注册(跟踪注册技术)、虚拟现实融合显示、人机交互——三维注册可以将环境元素与虚拟信息进行匹配(注册),实现数据与现实的“虚实相生”;虚拟现实融合显示可以将画面与环境叠加,实现图像与现实的“虚实相伴”;人机交互可以将交互的范围拓展至整个环境中,实现指令与现实的“虚实相交”。
AR如何突破物理极限
AR技术相比其它显示方案的一个显著优势,是能在保留现实观感的基础上,叠加丰富的虚拟信息。基于此,娱乐、工程、医疗、科研等领域都能借助这一优势突破物理极限。
在车载娱乐场景中,AR技术可以打破车机物理屏幕的限制,带来媲美影院的观影体验。以NIO Air AR Glasses为例,其观影效果相当于等效4米外的130英寸大屏体验,并支持3D成像。配合显微镜的精密光学组装和校准工艺,可实现双目1080P全高清的细腻画质。
由于用户通过半透明镜片可以在观影时目视前方,视觉与车辆运动状态基本一致,能减少因视觉与身体的运动感知差异带来的晕眩感。在此基础上,NIO Air AR Glasses在业界首创了画面实时防抖技术。通过实时防抖算法,结合陀螺仪等传感器检测用户姿态变化,可在颠簸、转向等场景下保持画面稳定,进一步提升舒适性。
适合车内场景的交互方式也必不可少。在蔚来PanoCinema全景数字座舱内,用户可以通过NOMI语音、Air Ring智能指环、手机APP等交互方式,完成AR体验时的各项操作,便捷又安全。
除了娱乐体验外,在工程领域,AR技术可以辅助工程师透过复杂的机械结构锁定目标,在不停机的情况下结合运行数据排查隐患。在环境恶劣的地区,甚至可结合无人机,通过AR技术对设备进行远程诊断与维修。
在医疗领域,AR技术已经在远程视频会诊、手术室多屏信息融合等方面开展尝试。随着人机交互、模拟分析等技术与AR打通,未来精密手术中,医生有望通过实时同步、放大、透视的虚拟成像,操控机械手精准、快捷地完成高难度手术。
自谷歌眼镜诞生至今的10年间,AR技术向着交互更全面、体验更沉浸、体感更舒适、价格更亲民的方向不断发展,其魅力不仅限于眼下丰富的应用场景,更在拓展未来的无限可能。让我们一起期待吧。